最後更新日期 :
2025-07-04
前言/
大同大學4號(五)舉行「挺生大樓開工動土典禮」,挺生大樓為地上八層、地下兩層建物,設有智慧型多功能教室、國際會議廳、羽球、籃球場,並有咖啡廳、書店及育成廠商進駐,與花博公園形成綠色廊帶,學術能量串起內湖科技園區、北投士林科技園區,優雅時尚的外型,可望成為圓山新地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同大學前校長林挺生有個夢想,在校園的西北角建造一棟大樓,在1990年左右,設計圖都畫好了,但當時學生人數不多,用不到這麼多空間,所以計畫被擱置。校長何明果曾說,稍有資歷的師生,都聽過「西北大樓」,「這是很多師生從小到大的盼望」,終於在2025年林校長仙逝滿二十周年之際,大同寶寶們的夢想即將實現,「修改過設計圖,建築風格更時尚,符合建築及環保法規」,為了紀念林挺生前校長的貢獻,定名為「挺生大樓」。
7500坪的全新「挺生大樓」,擴充多媒體、物聯網、AI、智慧系統、Cyber Security、EMI課程、永續能源等所需的空間及設備,培養師生資訊素養、國際化及語文、通識、跨領域合作能力及創業精神,提供動手實作場域,並善盡大學社會責任,兼顧教育和永續能源。對全校師生及未來的莘莘學子,是校園學習生活的珍貴大禮。
何校長提到,珍貴的資源並非憑空得來,大同大學創辦人林尚志先生以及前校長林挺生,對大同校園的奉獻,為創校近七十年發展打下了穩固基礎,令人感念敬佩。早在民國初始,創辦人林尚志先生即深知經營事業最需要的是人才,為培養優秀的工業人才,於1942年結束個人事業,將財產80%贈與協志工業振興會,運用該會基金開辦現今之大同高中,並於1956年創辦大同工業專科學校,聘請林挺生擔任首任校長。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,1999年改名為大同大學。
其後,林創辦人持續捐出私有土地,並購入相鄰私人、公有土地,陸續興建實驗大樓和電機大樓。1971創辦人逝世後,在前校長林挺生領導下,繼續興建尚志大樓、德惠大樓(學生宿舍)、新德惠大樓與尚志教育研究館等,其中尚志教育紀念館依美國維吉尼亞大學Rotunda之設計藍圖,經改進設計建造而成。該建築係參考羅馬萬神殿設計,優雅建築成校園及中北路打卡熱點。
林創辦人以及林前校長無形有形的奉獻,對大同大學都是無比珍貴的資產,而大同校友們承先啟後,除大力支持挺生大樓的興建,更以成立「公益興學基金」具體實現了大同精神的傳承。